黎庶乐教授在《教学与研究》刊文
《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1期刊登我院黎庶乐教授论文《空间与资本: 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同质性与异质性》。文章认为:空间与资本的内在关系一直是学界探讨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以往的研究过分侧重对从马克思到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做同质性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两者之间的异质性。从异质性研究视角出发,揭示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而梳理出两者的思想脉络和理论图景,不难发...
09
2022-12《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1期刊登我院黎庶乐教授论文《空间与资本: 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同质性与异质性》。文章认为:空间与资本的内在关系一直是学界探讨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以往的研究过分侧重对从马克思到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做同质性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两者之间的异质性。从异质性研究视角出发,揭示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空间思想的生成逻辑,进而梳理出两者的思想脉络和理论图景,不难发...
08
2022-12《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刊登我院吴阳松教授、研究生谭敏的文章《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重要论述释析》。论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形象建设;在目标指向上要求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形象、谋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使命形象、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善治形象、勇于自我...
07
2022-12《学术研究》2022年第11期刊发我院赵中源教授、黄罡博士文章《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逻辑与实践图谱》。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并依托于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这一制度现代化得以有效推进的现实进路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它以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为内核,通过治理思维、制度体系、技术策略等多向度的优化革新,来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得以契合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6
2022-09《学术研究》2022年第8期刊登我院左康华副教授论文《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章认为,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在这一时代使命下,讨论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思想精华在今天的“唤醒”和“活化”,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为实施乡村振...
19
2022-08《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6期刊登我院吴阳松教授论文《习近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创造性实践》。 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创造性实践,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以新境界主要表征,在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方面,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旨向,厚实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立场;在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层面,推进生产力...
02
2022-06李丽丽副教授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刊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刊发我院李丽丽副教授的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对异化家庭的解构与重构》。论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异化家庭的批判、解构与重构。论文认为,家庭异化、消灭家庭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妇女儿童公有,作为“单个分开的经济”的家庭不复存在。原始基督教共产主义奉行禁欲主义,主张弃绝两...
12
2022-04《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刊发我院刘莉教授论文《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中空间治理的现代化》一文,是2020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时代要求研究”的研究成果。 文章认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中空间治理的现代化是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空间向度上的要求和具体体现,需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国土空间结构进行“再塑”治理,党和国家对国土空间进行蓝图设计和...
12
2022-04《现代哲学》2022年第1期刊登我院罗明星教授论文《论道德临界空间》 论文认为,道德临界空间是道德善恶发生质态转化的空间场域。道德主体根据自己能够承受的恶的极限与善的极限设置临界空间的道德边界,通过内隐约定维持道德临界空间的结构完整。道德临界空间是价值空间、契约空间和博弈空间,呈现出公共性与私人性、同位性与错位性、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的空间样态。临界空间中善的临界点与恶的临界点的空间位置,表征着主体的...
31
2022-03 《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1期刊登我院赵中源教授、黄罡博士论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理性、变革逻辑与实践形态》,这是近年来赵中源教授团队在《政治学研究》发表的第5篇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学术论文。 《政治学研...
31
2022-03《哲学研究》2022年第2期刊登我院陈志伟博士的论文《查尔斯·泰勒实在论思想辩难——兼论泰勒与罗蒂之争》,这是陈志伟博士现代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论文认为,查尔斯·泰勒持有一种强健而多元的实在论思想即“多元强健实在论”,并以此来批判罗蒂等人的“压缩实在论”,他努力从根本上跳出笛卡尔以来的“中介认识论”传统,并发展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接触理论”来取代“中介理论”;泰勒的实在论内部隐含着疑难即“框架塑造”与...
24
2022-011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全省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优秀理论成果评选结果,我校选送的8篇文章均获得奖项,其中7篇文章为我院教师所作,分别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黄罡博士在《人民日报》刊发的《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吴阳松副教授在《光明日报》刊发的《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均荣获特等奖
22
2022-012022年1月21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头条刊发我院院长赵中源教授理论文章《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建构的逻辑与遵循》。文章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征与新要求,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
01
2021-122021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刊发我院吴阳松副院长理论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文章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显著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
18
2021-111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院黄炬博士理论文章《充分汲取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文章以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十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自觉。在新时代下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党要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理论创新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好新时代...
28
2021-1010月2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有201所大学上榜。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列全国前20%,排名取得较大提升。据悉,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数据来自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权威机构,经过规范化数据清洗和学科归类流程处理后,得到学科点指标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